比肩墨皇 神龙现世 明代库装 内府遗珠 民国银行家吴乃琛十三跋北宋拓本《集王圣教序》其二

作者: 湖西拍卖

作者简介: 2015年成立,专业的古籍碑帖古美术文献拍卖平台,致力挖掘藏品价值,期待您的关注。微信拍卖小程序:湖西拍卖

描述: 《集王圣教序》是为数不多的能够较明确地界定出北宋拓与南宋拓之别的古代碑刻。这基于1973年西安碑林的一次维修,当时为扶正倾斜的唐代名碑《石台孝经》进行重新拆卸拼装,在四块碑体与碑座间找到宋代工匠维修《石台孝经》时遗留的填充物——《圣教序》整幅拓本和“正隆通宝”及女真文书等等,据其他文物的考古断代可间接推断出《圣教序》整幅本拓制时间可能在南宋绍兴二十八年(1158)至淳熙六年(1179)间或稍早,属南宋早期拓本。此整幅拓本中二十九行“尚书高阳县”之“书”字及三十行“文林郎”之“林”字仅有细裂纹,而二十一行“久植胜缘”之“缘”字左下角已连石花,故知“缘字不损本”应不晚于北宋后期。 此本十五行末「故知圣慈所被」之「慈」字右上角未泐去,有裂纹自左上斜贯,「丝」部、「心」部字口完好无伤;二十一行「久植胜缘」之「缘」字左下不连石花;二十四行「波罗蜜多心经」之「蜜」字完好;二十九行「尚书高阳县」之「书」字、三十行「文林郎」之「林」字有细裂纹。 又见四行「在智犹迷」之「迷」字「米」部与「辶」部间,仅稍有泐痕而未连;十七行「转双轮于鹿菀」之「鹿」字中部未损;十八行「泽及昆虫」之「昆」字左下「匕」部完好;二十七行「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䅶」之「多」字上「夕」部完好。 传拓特精 毫发毕现 此北宋拓本非但年份绝早,而且拓工精湛,字口如出新硎,毫发毕现,笔画间极细微的牵丝、游丝,甚至文字正常笔画外的细小划痕都能清晰拓出。 拓字肥瘦适中,通篇神完气足,是北宋拓佳本上乘。全本无缺漏补配字,几无虫蛀损伤、涂描填补。流传千载,幸存霄壤间,诚为希世鸿宝! 一十三跋 九本之魁 此册民国间为银行家吴乃琛宝藏。吴氏财力雄厚,又通鉴别,故经其藏弆的善本碑帖极多。著名者如宋拓《太清楼书谱》、《澄清堂帖》、《大观帖》、华阴本《华山庙碑》(今藏故宫),宋拓《李思训碑》(今藏上图),明拓《龙藏寺》(今藏国博),明拓《礼器碑》(安思远本)。 吴乃琛极珍视此本,称之为“神物”。他仿照赵孟頫十三跋《兰亭序》的形式,撰写了十三段题跋,计两千余字,附装册尾。按吴氏跋语,其曾藏有《集王圣教序》北宋拓五本,南宋拓四本,定名此本爲「华澄阁十三跋圣教序」。又云:「九本中以此爲魁,风神朗畅,气韵沈雄,有烟霏雾结之姿,兼凤翥鸾翔之势。每一展对,辄令我尘襟尽涤,逸兴横生。神物之移人,有如此者。」 明代库装 内府遗珠 其所藏另一册北宋拓本,有董其昌、郭尚先跋,初以爲与此本「在伯仲之间」,「无后先之别」,后朱翼盦过访并观,「以爲二者皆致佳,而此尤可爱」。吴乃琛提到的这部董跋本北宋拓《圣教序》,即后来著名的陕西省博物馆藏本,又称「陕博藏明库装本圣教序」,是存世北宋拓本中尤著者。王壮弘《增补校碑随笔》中谓其「考据与墨皇本同,拓本极精。」 此本与陕博本装裱行列字数如一,同经明代内府庋藏,带有鲜明的明库装本装潢痕迹。内府皮纸宽芯裱,划长短痕,又经砑固,即所谓“漏镶装”者,裱芯下方留有小刀口。每半开五行,每行十一字至十三字。开本阔大,每开中缝特宽,四周后经俗手裁切而略窄。 晚明国库入不敷出,陕博本折俸流出,为董其昌所得,而此十三跋本一直深藏明清内府,吴乃琛跋中论其为内府“遗珠”,故流传近千载,而未留下任何前人印记、题识。 吴氏于十三跋末言“此华澄阁十三跋圣教序或将著名于天下后世,亦未可知”。今此言应验。我们相信,“如此神物”必将会传之其人。 此本用稍粗淡黄麻纸,以毡拓法捶拓,蜡光奕奕,历千年而纸墨精洁,字口如初新硎,不变不移。

比肩墨皇 神龙现世 明代库装 内府遗珠 民国银行家吴乃琛十三跋北宋拓本《集王圣教序》其二

推荐视频